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辨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2
前言
广大投资者认识证券投资一般是从国内的股市开始的,股市的起起落落蕴含着经济规律,也蕴含着无穷的魔力,这使得在股市在历程了多年的风雨彩虹后,在今年又重回大家的视线,沪深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均迎来牛市行情,用“全民炒股”形容目前证券市场的热门场景也不为过。但具备中国特点的现实是,在海量投资者中,年轻人投资者仍是投资者中的少数派,并且系统性的学习过证券投资理论常识的愈加微不足道。同时,伴随国内经济的进步,金融市场不断进步与健全,与金融改革的持续深化,证券投资的应用愈发广泛,因此对于每个专业的学生,学习和学会好这门课程的意义重大,无论从个人投资、就业还是继续深造的角度,证券投资学都是一门尤为重要的课程,对学生以后的进步大有裨益。
证券投资学是以多门学科为基础,专门研究金筹资产的投资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性的科学,是伴随金融市场的进步而产生的,在现代金融学学科体系中占据着极其要紧的地位,也是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的基础课程[1]。传统的证券投资学更重视对于金融理论与模型的解说,但对于非金融专业的学生,应愈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应用能力,使其可以学以致用。那样在教学实践中怎么样进行教学改革,怎么样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需要要研究的问题。
1、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环节不足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但现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仍然存在,讲课过程中仍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主要包含证券市场运作、投资工具、证券买卖、证券投资剖析、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等内容。对于非金融专业的学生,更要重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可以将所学的专业理论常识应用到实践中,因此培养过程需要增加实践教学内容,看重学生实质操作能力的培养,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效。
(二)教学方法和办法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法多为老师讲、学生听,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强,课堂氛围沉闷。在教学方法方面,虽然现在绝大部分教师都能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但也只是将书本常识展示出来,这对于理论常识的讲授有肯定帮助,但从实践的角度仍有不足。讲课过程中要使学生从投资者角度知道和学会证券市场的有关常识,包含K线、各项技术剖析指标、公司财报、大盘走势等各类图表,因此教师对于多媒体的用法不应仅局限于多媒体课件,更应该结合网络上的财经新闻、行业研究报告及各类财经软件进行模拟投资剖析与操作,让学生有愈加直观的认识,同时也为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上机模拟炒股奠定基础。
(三)教程缺少时效性
海外教程的内容主要围绕证券投资学基本理论展开,结合数目剖析办法介绍各类模型与投资剖析办法,但部分理论看上去“水土不服”。而国内教程虽立足当地证券市场,但内容更新速度远不及市场进步,如QFII、ETF、LOF、股指期货、筹资融券、中小板市场、新三板等内容在教程中极少体现,另外,近两年各项金融改革手段不断推出,包含利率市场化、注册制改革、沪港通、沪港基金互认等,这类内容在教程中更是极少涉及。
此外,无论国内还是海外教程,绝大部分都是面向金融专业的学生,多重视理论常识与模型构建,对于实践操作方面的介绍很少,这使得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没有关教程可以参考,不利于非金融专业学生学习课程与实践操作。
2、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针对非金融专业的特征,拟定合适其学生进步的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一)培养目的
课程系统介绍证券投资学的基本理论和办法,并力求反映证券投资范围的最新实践和理论研究成就。对于投资环境的变化、投资工具和投资市场的革新进行解说,通过专家讲坛、案例讨论等方法对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广泛关注的投资问题进行讨论和讲解,同时结合模拟炒股等实践环节对国内证券市场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课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使学生在学会证券投资的基本原理和办法的基础上,可以将所学常识应用于实践,知道现在国内金融市场中主要投资工具的风险与收益特点,熟知投资工具发行和买卖市场的基本运作和买卖机制,学会证券投资剖析办法,可以对证券市场进行解析剖析进而做出适当的投资计划。以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1.教学方面
对于非金融专业,证券投资学的讲授不只要发挥教师的主导用途,更要重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因此应逐步转变以教师主讲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基于这一点认识,课程实行“理论讲授+案例剖析+专家讲坛+模拟实践”的教学体系。理论讲授部分主要由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并引入证券市场中广泛关注的事件进行案例剖析,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同时,课堂中借助证券模拟软件剖析沪深两市的实时行情,剖析大盘和个股走势,解说技术剖析办法,使学生可以真的学以致用。除此之外,课程还聘请具备丰富经验的投资人士进行讲坛,主要讲授国内目前金融市场中主要投资工具的收益和风险特征,及其自己的投资经验,使学生可以更全方位地知道目前金融市场的近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在实验室进行上机模拟炒股实践,达成从开户、买卖、结算等全过程操作,熟知市场买卖规则和市场运行机制,培养对市场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可以将所学常识融会贯通。 2.教程方面
一门课程的教学,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师对于教程的选择与教程内容的处置。为了保证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效,课程选取了理论和实践两套教程,选取国内证券投资学教程介绍理论基础,与股票实质操作的有关书本介绍实践操作,同时借助网络资源采集丰富的教学资料,并结合时事新闻及自己投资经验,形成与各章节内容合适套的教学内容及案例。
国内的证券市场愈加呈现国际化的趋势,因此课程也选择了海外的经典原版教程作为辅导阅读材料,将教程电子版发到课程的公共邮箱中,鼓励学生阅读原版书本并推荐阅读经验。
3.考核方面
为了考察学生对于证券投资有关内容的学会状况,本课程使用革新的“理论+实践”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理论考核有别于传统考试,而是让学生依据自己的风险偏好种类做一份投资计划书。给定模拟情景,假设每个人有肯定的资金进行投资活动,学生可以选择市场上现有些投资工具,并结合自己的风险偏好特征做出证券投资剖析,包含基本面剖析,即对现在市场的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状况、公司运营状况进行剖析,同时也可以使用技术剖析办法,如参考某只股票的K线图和其他技术标准等。实践考核主要考察学生上机模拟炒股的操盘营业额,同时重视动态的操盘过程。考核方法的改革可以更全方位的考察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学会程度,同时,“理论+实践”的考核方法也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实质应用能力。
4.课外扩展方面
为学生推荐热点的财经书本和网站作为课外扩展阅读材料,使学生扩大视线,把眼光着眼于国内外金融市场,更全方位理解证券投资。同时,每节课前让学生推荐最近学习经验或近期关注的国内外经济新闻,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增强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并通过这种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关注财经事件的习惯,使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程真的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和日常去,为以后的个人与职业进步奠定基础。